英國格林尼治(格林威治/Greenwich)
位於倫敦市中心以東的格林尼治(格林威治/Greenwich),以作為本初子午線(Prime Meridian)的標準點、以及以其命名的格林尼治時間(Greenwich Mean Time、GMT)而聞名於世。
國家海事博物館(National Maritime Museum)
英國曾是一個海上霸權,航海方面發展蓬勃。國家海事博物館便是展出跟航海有關的展品和相關介紹。我在智利麥哲倫海峽上的 Punta Arenas 曾參觀過一間小小的同類博物館,起初想像這間也會差不多,想不到原來又是大得有點變態那種。
遊博物館可順道到旁邊的 Queen's House 參觀。這座建築物是為了十七世紀詹姆士一世(James I)的皇后所建,裡面有一些起居寢室和大廳,面積不大。我參觀前沒怎麼做預備,不知原來這間小屋曾鬧鬼,否則參觀時的樂趣或許會大得多。
皇家天文台(Royal Observatory)
皇家天文台建於 1675 年,在世界地理上具有重要意義。格林尼治標準時間(Greenwich Mean Time,GMT)曾是全世界時間的參考(GMT 雖仍常用,但正式上已被世界協調時間/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/UTC 取代),地上一條從南到北的金屬線則代表著分隔地球東、西兩半球的本初子午線(Prime Meridian,亦即東、西經度的起點)。
皇家天文台因污染和鐵路路軌的金屬影響,二十世紀初開始陸續遷出,於 1957 年成立了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(Royal Greenwich Observatory),正式結束皇家天文台的使命。皇家天文台今天已改為一間博物館,展出一些舊計時儀器、介紹時鐘及計時的資訊、以及一些天文儀器(包括全英國最大的 28 吋折射式天文望遠鏡),較我預計的要豐富。
皇家天文台位於國家海事博物館背面的山丘上,外面是一個公園,可飽覽海事博物館一帶和遠眺倫敦市。
油畫彩繪大廳、聖彼得和聖保羅教堂(The Painted Hall, The Chapel of St Peter and St Paul)
離開海事博物館和皇家天文台後,我路過一間建築物的大門,看見裡面是一間大廳,天花上繪有一幅美麗的油畫。大廳內似乎沒有人,裡面放上兩排長長的桌椅,桌上放上了一些餐具,看樣子似是正在準備私人宴會。我拿出相機偷偷在門外拍照,「教壞」了旁邊另一對遊客有樣學樣。不過我知道這樣拍出來的照片好不到那裡,便想走近幾步看看有沒有機會多拍一張,卻給我發現原來裡面是有人的,我問他們是否開放給參觀,原來是可以的,早知不用那麼鬼祟。
更意料不到是裡面有中文介紹,這時才知那裡名叫油畫彩繪大廳,是舊皇家海軍學院(Old Royal Naval College)的一部分。我進入時還是靜悄悄的大廳,進入後不久卻忽然湧進數十名遊客。
其他地方
我是乘船抵達格林威治的,上岸後立即便見到於 1869 年下水的快速帆船 Cutty Sark 號。它曾盛載著茶葉和羊毛等商品,穿梭於英國、中國和澳洲等地。它現時被改為一間博物館,展出船過往的歷史和船上經修復的原貌。我覺得這船的吸引力只是一般,對我來說 HMS Belfast 更值得參觀。
祝融曾先後於 2007 年 5 月及 2014 年 10 月光臨這艘古船,經過修復,遊客現時仍可登船參觀。
起初我還打算參觀據稱展出古今從紙扇到電風扇的 Fan Museum ,覺得它可能是一間較特別的博物館,但因海事博物館和皇家天文台都較預期大和展品豐富,最後也只得放棄,改為漫步走回輕鐵站返回倫敦。
泰晤士河
我的倫敦行程十分緊密,為了爭取時間,我便設計出一個讓交通時間、午餐時間和遊船賞景時間合三為一的辦法,就是在參觀倫敦塔後,在外面的碼頭直接乘船到格林威治。事後證明這真是一個不錯的計劃,意料之外的收獲是原來普通的渡輪也有人介紹沿途兩岸景色,我想不用另外參加專門的泰晤士河遊船旅程。
格林威治有一條從河底跨過對岸的行人隧道,不知何解計劃行程時我一直把它想像成有透明外牆,裡面可看到泰晤士河上的船隻在頭上駛過。當我沿螺旋樓梯走下時,當然發現那只是一條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行人隧道。回想當時也真傻得透頂,如果那是一條觀光隧道,還不收取數英鎊入場費兼大肆宣傳?